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活力內蒙古

北疆文化青城印記第二批注解

2023年09月12日 09:43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青山巍峨,召城懷古。筑城絕塞呼和浩特,滄桑歷盡留下千載情思。

  煙火繚繞,又見青城。歷史名城呼和浩特,涵養(yǎng)出獨特的城市氣質。

  遙望它煙云彌漫、波光閃耀的來處,每一座遺址古跡,每一條巷陌街道,每一項民俗技藝,每一座現(xiàn)代館院,每一種舌尖味道,都撩撥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的思緒,勾勒出充滿溫情的城市記憶。

  自“北疆文化 青城印記——尋跡文化符號集群”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經過近半年的前期工作,9月1日,在第二十四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jié)啟幕儀式上,青城人民共同見證第一批50 個青城印記正式發(fā)布。

  于9月5日在《內蒙古日報》刊發(fā)了第一批青城印記注解。今日,本期繼續(xù)刊發(fā)第二批50個青城印記。至此,通過線索征集、實地采訪、梳理論證、專家審定等過程整理出的100個青城印記全部公布完畢。

  100個印記可能無法囊括青城人對這片土地的全部情感和記憶,但這是一個開始,將會有更多人挖掘出青城豐富的文化肌理,激發(fā)出青城充沛的時代活力。

  圖片

  1

  第一序列:古風遺韻

  岔河口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為規(guī)模巨大結構嚴整的環(huán)壕聚落居址?偯娣e近6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內蒙古中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規(guī)模最大、保存較好、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對揭示本地區(qū)的史前編年具有極大的學術意義,為探索黃河中游早期文明的發(fā)端以及文明程度的標識都將產生極其重大的學術價值。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城咀石城遺址

  年代距今4500—4200年,是目前內蒙古中南部地區(qū)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龍山時代石城,為探索龍山乃至商周城市的形制布局、建筑規(guī)制、營造技術、發(fā)展演變等提供了較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反映了本地區(qū)與周邊包括中原地區(qū)密切的聯(lián)系與文化交流。

  秦漢長城

  呼和浩特市的秦長城沿用了趙北長城,并且加以修繕。呼和浩特市的漢長城,則是趙長城繼秦代沿用后的再度沿用,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長的長城之一。秦漢長城武川縣段全長約95公里,秦漢長城呼和浩特市區(qū)段全長約10公里。其中,秦長城坡根底段(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沙梁子古城遺址

  年代大約為西漢中晚期。古城遺址內發(fā)現(xiàn)一處漢代官營手工業(yè)作坊遺址,這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燒制磚瓦的官窯作坊。此外,在城址中部發(fā)現(xiàn)一座大型倉儲建筑基址,這是我國首次在北方長城沿線地區(qū)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的倉儲類特別是疑似糧倉的建筑,填補了漢代邊城研究的空白,也對研究我國漢代建筑技術、漢代中央政權對北方長城沿線地區(qū)的經略以及北方農牧交錯地區(qū)的經濟形態(tài)等具有重要意義。

  壩口子古城遺址

  為漢代古城遺址,北魏時加以改建。古稱云中塞,又稱“白道城”。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50米,東西寬約360米,分南北二城。該城在北魏和隋唐時期,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為連接陰山南北的交通樞紐,又是溝通中原地區(qū)和北方草原地區(qū)、中國和中亞西亞諸國的經濟貿易要道,并帶動了文化交流。

  武川鎮(zhèn)古城遺址

  武川是北魏初年在北方建立的六個著名軍鎮(zhèn)之一,在北疆存在近百年,是北魏六鎮(zhèn)中唯一保留名稱至今的地方。學界一致認為武川鎮(zhèn)古城遺址應在今武川縣境內,但在具體位置上有爭議。應該是武川縣城梁古城、二份子城灘古城、下南灘古城三座北魏古城其中之一。武川縣在下南灘古城樹立了“北魏武川鎮(zhèn)城址”標志碑。

  唐單于都護府古城遺址

  唐單于都護府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古城。土城子古城遺址年代包括漢、北魏、唐多個朝代,是漢代的成樂縣、北魏的盛樂都、唐代的單于大都護府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東西1550米,南北2250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城廊清晰、城垣雄偉。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內州古城遺址

  始建于遼道宗清寧初年(1055年)。金、元沿用,明初廢棄。古城大體呈長方形,面積約16平方公里。城垣輪廓大致能辨,只是墻體十分殘缺,唯東墻保存較好。城址四角設有角樓,現(xiàn)在只剩下殘基,城墻外側設有突出的馬面。城內街道和建筑遺址已蕩然無存。城址地表下文化層堆積厚度一般在1.1米左右。

  金界壕

  金界壕,又稱金長城,金朝在其北部邊境興筑的界壕邊堡,是金代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始建于金太宗天會年間。金界壕大致分為:嶺北線、北線和南線。明昌年間興筑的南線,東北端起點在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七家村南,至武川縣上廟溝村大青山北麓為止,在武川縣境內長約70公里。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勝衛(wèi)古城遺址

  東勝衛(wèi)城是呼和浩特地區(qū)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明代衛(wèi)城。初設于洪武四年(1371年),是明初利用遼金元時期的東勝州城址擴展修筑而成。城墻遺址歷經600余年,如今基本完好。古城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西寬1930米,南北長2410米,周長8.6公里,面積約4.5平方公里。

  歸化城遺址

  于明隆慶六年(1572年)主持修建,1575年建成。1694年,清康熙年間歸化城曾進行重修和擴建,經過增筑后的歸化城逐漸形成了內外兩城的形制。歸化城是內蒙古地區(qū)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商業(yè)中心,多種文化在這里交往交流交融。

  廣化寺造像

  喇嘛洞召,清朝賜名“廣化寺”,是呼和浩特地區(qū)“八小召”之一。廣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兩寺組成,巖刻藝術品刻于喇嘛洞召后寺的崖壁上。對廣化寺造像的保護及研究,有益于對內蒙古地區(qū)明清時代藏傳佛教藝術研究。明清時期滿、蒙、藏、漢等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在寺院藝術中的彰顯,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事實。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席力圖召

  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是繼大召之后在歸化城建造的第二座召廟。清代康熙賜名“延壽寺”。寺內現(xiàn)存大經堂、漢白玉覆缽式白塔、古佛殿和兩塊御制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康熙征噶爾丹紀功碑。席力圖召在維護邊疆穩(wěn)定、促進多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素圖召

  烏素圖召是眾寺攢聚的建筑群落,也是內蒙古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召廟建筑群之一。對于烏素圖召攢聚寺廟的數(shù)量,說法不一,但統(tǒng)稱“烏素圖召”。相繼建于明清兩代。寺廟建筑揉合蒙、藏、漢藝術于一體,形成如今類型豐富、布局多元、獨具地域特色的召廟建筑群。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座舍利寶塔

  俗稱“五塔”,是小召屬召“慈燈寺”(俗稱五塔寺)院內最后一座建筑。五塔寺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十年(1732年)落成,五塔位于寺院之重重殿宇的后面。它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塔通高16.5米、磚石結構,平面呈凸字形,由塔基、金剛寶座和五座小塔組成。整個塔體,布滿了浮雕佛像,共有1660余尊,故又稱“千佛塔”。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 [3] [4] [5] [下一頁]

編輯:劉文華
圖片新聞
  • 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呼和浩特開幕
  • 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呼和浩特開幕
  • 興安盟:開學“第一課”消防安全進校園
  • 通遼:檢察官“夜市普法”
  • 向沙漠下了一個“訂單”:烏蘭布和沙漠里種出有機菜
  • 探訪錫林郭勒草原上,“有顏”又“有趣”的航空科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