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今日要聞

內蒙古將“非遺”融入教育:讓“獨角戲”變?yōu)椤按蠛铣?/h1> 2023年07月18日 20:24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通遼7月18日電 題:內蒙古將“非遺”融入教育:讓“獨角戲”變?yōu)椤按蠛铣?/p>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非遺’項目進校園,是體育、美育、勞育,更是一種有形有感有效的思政教育,了解和認同包含了各民族文化在內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就增強了孩子們的文化自信。”18日,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朝戈如是說。

  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第九小學的體育館里,經常有一群穿著校服的孩子,跟著教練的指導認真地練習著穿、騰、躍、翻、滾、戲、纏等舞龍的動作,一招一式有模有樣。

  據(jù)了解,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薛家灣第九小學將舞龍舞獅的非遺項目引進課后服務中,成立了舞龍舞獅社團。

  “我喜歡舞龍和舞獅,因為這是我國所獨有的文化,我們小孩子也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所以,訓練再累,我也要堅持!睂W生陳浩軒說。

  教練王軍飛告訴記者,舞龍舞獅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漢族傳統(tǒng)民俗,他們在節(jié)目的編排中,創(chuàng)新融入了蒙古族特色,就是為了引導孩子們了解、學習、發(fā)揚多元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非遺在鄂爾多斯市多地開花結果。2021年,蒙古族皮藝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次年,康巴什區(qū)第四小學開設了皮雕課程。

  康巴什區(qū)第四小學校長王曉丹告訴記者,課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孩子們的追捧!昂⒆觽冊诟兄、理解與體驗皮雕藝術的過程中,認識到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這些傳統(tǒng)文化,在孩子們心中漸漸扎根。”

  值得提及的是,該校還探索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生活的連接點,衍生出文化用品、裝飾掛件、傳統(tǒng)首飾、生活用品及功能箱包五大創(chuàng)作領域,制作出錢包、手機殼、掛件、筆記本、手鏈、書簽等多種學生及家長喜聞樂見的文創(chuàng)產品。

  在鄂爾多斯的中小學,這樣的非遺課程還有很多,既有當?shù)靥厣难蛎珰之、棗餅制作、蒙古包搭建,也有全國各地的傳統(tǒng)戲劇、木偶制作等等。各校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進校授課、視頻連線省外非遺傳承人、外派教師學習技藝、引進專業(yè)人才指導等途徑,為非遺課程的開展構建起人才支撐。

  “十二生肖”“孔雀開屏”“百鳥朝鳳”……在1200公里之外的通遼市開魯縣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惟妙惟肖,妙趣橫生。

  在剪紙社團活動室,20多名學生正在自治區(qū)級非遺項目傳承人胡穎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剪紙藝術。折、疊、畫、剪、刻……在一來一回之中,靈動的剪紙作品躍然而生,讓學生們體驗非遺剪紙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的同時,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開魯縣通過組織非遺剪紙傳承人開展剪紙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等活動,發(fā)揮傳承人“傳幫帶”的作用,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基礎上,注入時代元素,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吸納更多新鮮力量加入,讓“獨角戲”變?yōu)椤按蠛铣保貙挿沁z傳承的廣度。

  據(jù)胡穎介紹,現(xiàn)在學校的學員達60余人!跋胍堰@門手藝傳承下去,靠的不僅僅是技藝,還要有傳承、創(chuàng)新的思想,不光是我們這代人傳承,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傳承百年,鼓舞太平。作為開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200多年前太平鼓舞傳入開魯縣,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內蒙古自治區(qū)級非遺名錄,其以一面皮鼓、一根竹鞭為道具,與舞相結合進行表演,以不同的鼓譜和舞蹈動作表現(xiàn)不同內容。

  “我們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增加了音樂、男演員、舞蹈動作、畫外音等元素,讓太平鼓舞更具有觀賞性。同時,讓其走進校園,讓孩子們從小接觸非遺,愛上太平鼓舞!碧焦奈璺沁z傳承人王杰說。

  近年來,開魯縣推動8個類別20多個非遺項目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非遺保護成果不斷惠及群眾,讓非遺文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開魯縣文化館副館長趙玉靜表示,當?shù)爻掷m(xù)加大對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力度,擴大傳承人隊伍,開展非遺進校園、進景區(qū)、進社區(qū),探索非遺和文旅融合發(fā)展,實現(xiàn)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完)

編輯:烏婭娜
圖片新聞
  • 探訪錫林郭勒草原上,“有顏”又“有趣”的航空科普館
  • 額爾古納的夏季美景
  • 興安盟:消防趣味運動會 “六一”樂學新技能
  • 中國“北方第一所”踏雪巡邊:來自北緯53°的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