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動態(tài)

“委員記者”杜明燕:這一次不僅采訪,也談旅游

2022年02月26日 15:35   來源: 中新網

  中新社呼和浩特2月26日電 題:“委員記者”杜明燕,這一次不僅采訪,也談旅游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我在拍攝委員,沒想到委員在拍攝我。那一刻我想到了卞之琳的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兩年前在全國兩會上憑借這一“金句”而為外界熟知的杜明燕,是一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此次全國兩會前夕,這名46歲的“委員記者”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應該會繼續(xù)擔任委員記者,但也會談談家鄉(xiāng)的旅游”。

  最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上,由于上會記者減少,有部分委員被聘為“特邀委員記者”,用他們獨特視角、親身體會傳遞大會信息。

  說起當記者的體會,杜明燕用了艱辛和不易這樣的詞匯來形容。

  沒有在全國兩會上連續(xù)兩年擔任“委員記者”之前,杜明燕認為記者“風光無限”;但真正參與到新聞工作中,才理解其中的艱辛和不易。她舉例說,“特別是與被采訪人的溝通、不吃飯也得把畫面錄完、熬夜也要把稿子趕出來……”

  杜明燕說,“說實話,我現(xiàn)在更多是對記者們的欽佩,正是這些媒體人的無私奉獻,才會讓人們接收到這么多的資訊。”對于有望第三次擔任“委員記者”,杜明燕顯得比較興奮。她稱,一定會把內蒙古的亮點推薦給全國人民,讓更多的人認識內蒙古、喜歡內蒙古,到內蒙古來旅游。

  談及旅游,杜明燕瞬間打開了話匣子,作為呼倫貝爾市文旅廣電局副局長,家鄉(xiāng)帶給她更多的是驕傲。盡管受疫情影響,呼倫貝爾旅游沒有前幾年火爆,但杜明燕相信,從長遠看,呼倫貝爾旅游市場大有可為。

  毗鄰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呼倫貝爾有著跨境旅游的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而滿洲里又是中國最早開放的沿邊城市之一和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在杜明燕看來,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游資源、優(yōu)越的政策條件,已經讓呼倫貝爾成為重要的邊境旅游目的地、內地游客赴俄蒙和俄蒙游客赴內地旅游的重要中轉站。

  呼倫貝爾旅游如何吸引國內外游客?

  杜明燕給出的答案是:持續(xù)鞏固完善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旅游合作新機制,與俄蒙多個城市廣泛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借助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lián)盟、中俄蒙三國旅游部長會議、滿洲里與后貝加爾邊疆區(qū)定期協(xié)調會議機制平臺,打造豐富邊境、跨境旅游精品線路。

  “未來將持續(xù)推廣中俄蒙三國旅游節(jié)、中俄蒙國際冰雪節(jié)暨美麗使者大賽、中俄蒙美食大賽等跨境旅游品牌活動,讓外界喜歡上呼倫貝爾這片神奇的草原。”杜明燕說。

  如何宣傳好呼倫貝爾這片大草原?

  杜明燕的思路是:按照“原生態(tài)、多民俗、國際化、全域游”的總體定位,全力推動呼倫貝爾旅游業(yè)向全域全空間、全時全季節(jié)、全業(yè)全要素的高端化目標邁進。

  在宣傳方面,杜明燕認為,新媒體的作用在旅游方面作用很大。她表示,當?shù)嘏e行的線上活動“指尖上的呼倫貝爾”,自2020年11月試運行至今,點擊量超1400萬次,獨立訪客量超410萬人,這說明了呼倫貝爾旅游的人氣指數(shù)正在通過另一種方式增長。

  “微視頻、抖音等載體運用好,也將會讓呼倫貝爾旅游更吸睛!倍琶餮嗤嘎,今次全國兩會上的政協(xié)提案將與旅游相關。她認為,目前,中國旅游業(yè)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和如何更好復蘇的難題,希望更多的旅游行業(yè)管理者思考,旅游市場如何在硬實力與軟實力上切換,助力營商環(huán)境。(完)

編輯:馬知遠
圖片新聞
  • 康巴什積極建設社區(qū)智能綜合服務平臺 深受市民好評
  • 鄂爾多斯駐村工作見成效: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正當時
  • 滿洲里戰(zhàn)“疫”路上的巾幗擔當
  • 牢記囑托 逐夢前行--科右中旗開展烏蘭牧騎特別策劃活動
  • 劉桂清,張桂梅,兩個名字,一種精神